夜叉
夜叉(梵語:यक्ष,羅馬化:Yakṣa;巴利語:यक्ख,羅馬化:yakkha),又譯為藥叉,本義「以鬼為食的神」,意思是「捷疾鬼」、「能咬鬼」、「輕捷」、「勇健」。若從音譯上來看,它又被譯成「藥叉」、「閱叉」、「夜乞叉」等。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說法:
佛教天龍八部神眾之一。與羅剎同為毗沙門天王的的眷屬。他們住於地上或空中,性格兇悍、迅猛,相貌令人生;母貧父富,所以生下來就具有雙重性格,即吃人也護法,是佛教的護法神。
夜叉鬼,陰間獨有的鬼怪生物,是民間傳說里陰間的鬼差,全身皆黑,有些畫裡的夜叉的頭部如駝峰狀,無發,手持鐵叉,面猙獰可怖。
「夜叉」最早來源於古印度神話,在其中是指一類半神,財神俱毗羅的侍從,守護其在吉羅娑山的園林和山中的財富。據《毗濕奴往世書》所述,夜叉與羅剎同時為生主補羅底耶所生,或生於大梵天的腳掌,雙方通常相互敵對。佛教所說,「夜叉」為北天王毗沙門的眷屬,為天龍八部眾之一。
有關其來源,說法不一。據《毗濕奴往世書》所述,夜叉與羅剎同時由大梵天的腳掌中生出,雙方通常相互敵對。夜叉與羅剎不同,對人類持友善態度,因而被稱為「真誠者」。其形象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,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。
《維摩詰所說經·佛國品·注》:「夜叉有三種,一在地,二在虛空,三天夜叉也。地夜叉但以財施,故不能飛空,天夜叉以車馬施,故能飛行。」
毗沙門天王管領夜叉八大將以護眾生界。大日經疏五曰:『次於北門當置毗沙門天王,於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將:一名摩尼跋陀羅,譯曰寶賢。二名布嚕那跋陀羅,譯曰滿賢。三名半枳迦,舊曰散支。四名沙多祁里。五名醯摩嚩多,即是住雪山者。六名毗灑迦。七名阿吒嚩迦。八名半遮羅。
被泰國人稱為夜叉守護神,夜叉長相兇惡,畫面獠牙,身著盔甲,手持法劍,體型巨大無比。其雕像多見於泰國佛寺大門兩則,做佛門重地護守門將,阻止一切妖魔鬼怪、遊魂野鬼靠近佛門聖地。又稱泰國鬼王(夜叉王)或是護法鬼王(Thao Vetsuwan)泰語又稱Yark,有好多種說法夜叉守護神、鬼皇夜叉、鬼王夜叉、夜叉王。鬼王夜叉長相兇惡,畫面獠牙,身著盔甲,手持法劍,體型巨大無比。其雕像多見於泰國佛寺大門兩則,做佛門重地護守門將,阻止一切妖魔鬼怪、遊魂野鬼靠近佛門聖地。
根據泰國古書記載,夜叉王共有四位,名字分別是:他冥素運(Thao Vetsuwan),他踏違運(Thao Thakroot),他踏素永(Thak Koowen),他偉魯帕(Thao Viroopark) 。這四位夜叉王掌管的範圍不一,如深山野魂,枉死孤魂,一切獠牙怪獸,蛇蠍毒物等,但常管陽間鬼怪妖魔的夜叉王,就是他冥素運(Thao Vetsuwan),也就是拉壺天神的父親。
傳說,從前有一位羅摩(Rama)國王和四位夜叉王。有一天,羅摩國王娶了一位非常美麗的妻子悉多(Sita),四位夜叉看到王妃後,驚為天人,於是聯手殺害了國王羅摩,把王妃據為己有。羅摩國王死後,含恨上了天堂,向天神濕婆(Shiva)告狀,天神得知後大怒,派出猴神哈努曼(Hanuman)去收伏夜叉王。猴神武藝高強,來到人間後果然一一收伏那四個夜叉王,並到森林中找到為夜叉王看守心臟的半猴半人與半人半鳥的侍衛,騙出了夜叉王藏心所在,然後將其一一摧毀。事後,夜叉王被押上天庭,天神濕婆,四面佛等神袛為了還給拉瑪王羅摩公道,因此命令夜叉王與半人半鳥的侍衛,從此要為羅摩作守護皇宮。
泰國人認為鬼王夜叉的功效:有擋險、擋邪、鎮宅、保平安和改善家居不利風水的作用,可以保家宅安康。鬼王夜叉他冥素運(Thao Vetsuwan)不只是奉請者的護守大將,他的掌管權除了阻擋遊魂野鬼靠近善信住家之外,對於一個供奉者家庭的每個人員都負有維護出入平安的責任。此外,鬼王夜叉也是克制風水缺陷的天將。把他安設於家中大廳,面向大門可扭轉某些陽宅風水的破格,可以將更多的福氣和財氣納入門庭。
留言列表